蝙蝠[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輕歌劇]

蝙蝠[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輕歌劇]

蝙蝠()三幕輕歌劇,小約翰·施特勞斯作曲 約翰·施特勞斯共創作過16部輕歌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蝙蝠》和《吉普賽男爵》。 輕歌劇《蝙蝠》是以為比才的《卡門》寫劇本而出名的法國人梅耶克和阿列維根據德國作家貝涅狄克的喜劇《監獄》而改編的《年夜》為藍本創作的。維也納劇院的 經理買下《年夜》腳本,請哈夫納和格內兩人改編成適合於在維也納演出的三幕德語輕歌劇腳本,請施特勞斯創作了三幕輕歌劇《蝙蝠》。1874年4月5日,該劇首演於維也納劇院。

劇目介紹

蝙蝠[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輕歌劇] 蝙蝠[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輕歌劇]

三幕喜歌劇,法國人梅耶克和阿列維根據德國作家貝涅狄克的喜劇《監獄》而改編的《年夜》為藍本創作的。

維也納劇院的經理買下《年夜》腳本,請哈夫納和格內兩人改編成適合於在維也納演出的三幕德語輕歌劇腳本,請奧地利作曲家約翰·史特勞斯創作了三幕輕歌劇《蝙蝠》。1874年4月5日,該劇首演於維也納劇院。

輕歌劇《蝙蝠》是約翰·施特勞斯寫過的輕歌劇中最為著名的一部,也是約翰·施特勞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性。一百多年來,《蝙蝠》以其不凡的藝術造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大歌劇院,並一直成為許多國家一流歌劇院的保留劇目。在維也納歌劇院每年的聖誕節前, 都要演出一場真正的“維也納歌劇”--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

《蝙蝠》的劇情引人入勝,其演出方式富麗堂皇,演出特點幽默詼諧。《蝙蝠》序曲更是家喻戶曉,從它一問世起就成為極受歡迎的經典之作,是音樂會上不可缺少的演奏曲目。

歌劇《蝙蝠》演出實況視頻

分幕劇情

故事發生在1847年的奧地利溫泉療養勝地巴德伊舍爾。 主要人物

艾森斯坦---子爵,男高音

羅莎琳達---艾森斯坦的妻子,女高音

法爾克---醫生,男中音

阿爾弗雷多---羅莎琳達的舊情人,男高音

奧爾洛夫斯基---俄羅斯親王,男中音

阿黛萊---羅莎琳達的女僕,女高音

布蘭德---艾森斯坦的律師,男高音

弗羅希---監獄看守,道白演員

伊達---阿黛萊的姐姐,女高音,道白演員

其他人物:僕人,參加舞會的賓客,舞女,歌唱演員,囚犯等。

第一幕

地點:艾森史坦的宅邸 在辯護律師布林德協助無效下,艾森史坦男爵即將因為侮辱官員而坐牢八天,而今天就是他要入獄的日子。但是他的朋友法克博士說服他延後一天入獄,並找他一起去參加一場俄國王子歐羅夫斯基所舉辦的舞會,而在那可以看到許多年輕的美女。法克在上個冬天曾經參加過一場化裝舞會,他裝扮成蝙蝠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但是當時艾森史坦故意將他拋棄在大街中,直到天亮後才醒來。結果法克就成了大家的笑柄。而此次他正等待機會想要好好的回整艾森史坦。在家中艾森史坦正與他的妻子羅莎林德共度晚間的美好時光。女僕阿黛拉收到一封舞會的邀請函,但假裝是因為她姊姊生病而想告假。這時法克帶著邀請函來找艾森史坦,這時艾森史坦佯裝即將入獄而與妻子跟阿黛拉道別,事實上則是要跟法克一起去參加舞會。當他們離開後,羅莎林德之前的仰慕者阿菲列德來找她,對她唱著情歌。監獄的總督法蘭克這時候來要帶艾森史坦入獄,但是看到穿著家居便衣的阿菲列德,就把他當成艾森史坦給帶走了。

第二幕

地點:歐羅夫斯基的別墅 法克還另外邀請監獄的總督法蘭克、女僕阿黛拉共同來作弄艾森史坦。羅莎林德扮裝為一個匈牙利伯爵夫人參加舞會,法克向別人介紹艾森史坦為“任納德侯爵(Marquis Renard)”,而法蘭克為“查格林爵士 (Chevalier Chagrin)”。在舞會進行中王子向他的客人們表達歡迎之意,而艾森史坦被介紹給扮裝後的阿黛拉認識,但他同時感覺奇怪,因為這位女士實在很像他家的女僕。接著法克又介紹扮裝後的羅沙林德給艾森史坦認識,在兩人親密交談的過程中,她從一隻手錶確定這個男人就是她的丈夫,而且準備之後好好跟他算帳。在舞會熱鬧的終曲下,大家熱烈慶祝。

第三幕

地點:監獄 舞會結束後的隔天早上,一行人來到了監獄,而獄卒浮羅許因為主管不在而喝醉了。阿黛拉來到監獄為了得到“查格林爵士”(法蘭克)的幫助,而阿菲列德一心一意只想離開監獄。當羅莎林德知道艾森史坦的計畫後,她氣得想要跟他離婚,而法蘭克還一副醉醺醺的模樣。當艾森史坦發現監獄中已經有一個假的“艾森史坦”(實際上是阿菲列德)時,他心裡有數他老婆給他戴了綠帽。浮羅許把阿黛拉跟她姊姊依達關起來,而當法克來到後,他對舞會的賓客說明這是為了報復去年冬天遭到戲弄的行動,眾人喧鬧不已。而艾森史坦最終還是得乖乖的待在監獄中服完他的刑期。

作者介紹

約翰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

他是奧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施特勞斯家族的傑出代表;出生在風行跳舞的維也納一個音樂世家家庭,與父親同名。1844年組成自己的樂隊,演奏本人和父親的作品。1855-1865年應邀在聖彼得堡指揮夏季音樂會達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宮廷舞會指揮。後又從事輕歌劇的創作。其創作以《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藝術家的生活》《春之聲》和《安娜波爾卡》等一百二十餘首維也納圓舞曲著稱,被後人冠以“圓舞曲之王”的頭銜。他曾帶領樂隊訪問歐洲各國,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他的圓舞曲獨具特色,旋律酣暢,柔美動聽,節奏自由,生機盎然,是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主要曲目。他還作有《雷鳴電閃波爾卡》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 自1871年後的近30年中,他陸續寫了16部輕歌劇。在J.奧芬巴赫和F.von蘇佩影響下,他充分運用維也納圓舞曲及其他舞曲體裁,使維也納輕歌劇別開生面。其中《蝙蝠》(1874)和《吉卜賽男爵》(1885)尤為突出。他的輕歌劇的題材迴避尖銳的社會矛盾,音樂則充滿歡快、熱情、幽默的情緒,曲調扣人心弦,對後來F.萊哈爾等人的輕歌劇創作產生了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